&esp;&esp;她嫁入方家以来,虽然也和公婆有过隔阂,然平心而论,方瀚海和严氏是比较明理的公婆,她福气不错。经历见识越多,清哑越清楚这点,所以,她很尊敬孝顺严氏。
&esp;&esp;严氏很满意,笑道:“谢什么,还不都是我孙子孙女。”
&esp;&esp;又对方无悔道:“好孩子,这么心疼爹娘。你别着急,回头咱们天天喂好的给他们吃,把他们养胖胖的。”
&esp;&esp;众人也都一齐笑起来。
&esp;&esp;方初和清哑便起身去梳洗换衣。
&esp;&esp;无悔还要跟着爹娘去,被严氏阻住了,说他们一会就来,别跟去添乱了,无悔才罢。
&esp;&esp;到第三进院子上房,清哑四下打量,虽然从前面搬过来,但依然在自己家,又是远行刚回来,只有归属感,并没有生疏感。
&esp;&esp;当下两人梳洗一番,又换了暖和舒适的衣裳,重回前面去。
&esp;&esp;莫哥儿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跟来了。
&esp;&esp;清哑牵着他,走在回廊里。
&esp;&esp;方初过来,牵着莫哥儿另一只手。
&esp;&esp;莫哥儿人小腿短,为了配合他步伐,方初和清哑也放慢了脚步,闲适地走着,一面四下打量,感受家中浓浓的喜庆氛围。
&esp;&esp;“瞧这个灯,倒别致的很。”
&esp;&esp;方初指给清哑看头顶上一盏圆柱形灯笼,是用浅绿纸糊的,纸上绘着几杆墨竹,点亮了好像一竹节,竹节上又生着竹子。
&esp;&esp;清哑仰头看,也觉雅致的很。
&esp;&esp;“那是我买的。”莫哥儿道。
&esp;&esp;父亲在左,母亲在右边,一边一个牵着他,莫哥儿很喜欢这样子,哥哥和妹妹暂时不在跟前,只有他一个人和爹娘在一起。
&esp;&esp;他心情很好,想找些话对爹娘说。
&esp;&esp;可是他一向话少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esp;&esp;方初解决了他这个难题,主动问他了。
&esp;&esp;方初低头问:“莫哥儿进京,都去哪玩了?”
&esp;&esp;莫哥儿回道:“祖父带我们逛京城。去玄武王府做客。还去了松山。跟祖母去慈安寺祈福。我为父亲母亲求了签。”
&esp;&esp;方初和清哑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esp;&esp;方初问:“莫哥儿为爹娘求了什么?”
&esp;&esp;莫哥儿道:“求父亲母亲平安,身体康健。”
&esp;&esp;方初不说话了。
&esp;&esp;他俯身抱起小儿子,举在胸前,看着那张和清哑酷似的小脸,心中涌出浓浓的温情。这个儿子因为说话少,又不像适哥儿和无悔喜欢往他跟前凑,他便没那么了解他。眼下发现,莫哥儿太像清哑,情感细腻明晰,却因为不善表达而不容易被人察觉。
&esp;&esp;他情不自禁在儿子腮颊亲了一口。
&esp;&esp;莫哥儿脸红了,心里有些不自在。
&esp;&esp;他都这么大了,爹还抱着他,别人看见了要笑话他的。不过,被爹这样抱着,娘又在旁边,真的感觉很好,所以他决定忍耐。
&esp;&esp;他也伸手环住方初脖子,爷俩亲亲热热的。
&esp;&esp;清哑看着他们父子,眼神格外温柔。
&esp;&esp;一时到前面,见他们来了,立即就开席了。
&esp;&esp;宴席是一早就准备的,自然丰盛的很,更有许多江南菜。
&esp;&esp;席上诸般热闹也无需细表,一时饭罢,方瀚海便叫了方初去书房说事,清哑和婆婆小姑们喝茶说笑,打发饭后时光。
&esp;&esp;说笑一会,严氏见清哑露出疲态,便吩咐她:“你才回来,早些回去歇息吧。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说,不急在这一晚上。”
&esp;&esp;清哑便和巧儿等告退了。
&esp;&esp;孩子们都被留在前面跟祖父母,不叫打扰他们。
&esp;&esp;清哑回房后,热热地泡了一个澡。
&esp;&esp;这寒天冻地的,在香香的大木桶里泡着,软绵绵的通体舒泰,身心全部放松,奉州那些事仿佛消散在天际,影响不到她了。
&esp;&esp;尚未洗好,清哑差点睡着。
&esp;&esp;紫竹怕她冻了,在外催促。
&esp;&esp;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