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说到这,陆四顿了顿,轻叩桌面,沉吟片刻,又道:“总之,以后中央也好,地方也好,前明及降清的官员士绅,只能任用五分之一,不能再多。有关国计民生,可以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但绝不能让他们主导。
&esp;&esp;咱大顺就好比一条大船,这舵要掌在咱们自己人手中,这样船就不会歪。可要是这舵掌在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那这船的方向就一定会偏离。我们也要时刻警惕那帮地主士绅对我们大顺进行反攻倒算。”
&esp;&esp;顾君恩听后迟疑道:“闯王对现在的士绅读书人否有些偏颇?”
&esp;&esp;“偏颇?”
&esp;&esp;陆四不以为然,“先生以为,在那帮士绅读书人心中,国与家到底谁更重?”
&esp;&esp;国与家谁更重?
&esp;&esp;顾君恩从前只知朝廷和地方之分,从未想过国与家之分,一时有些难以回答。
&esp;&esp;“若国重,前明尚未亡国,何以在京百官迫不及待降清仕清?可见在这些人眼中,还是家更重。唯有向清廷摇尾乞怜,他们才能保住自家私利。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屁。朝堂上的官如此,地方上的士绅也是如此。”
&esp;&esp;陆四道自运河起事之初,淮军稀有读书人来投,所用之官多是迫于性命之危而降者,然现在却是有多少士绅读书人翘首以待大顺征召,而这类人典型的墙头草。
&esp;&esp;“读书人嘛,自以为是读圣贤书的,有功名在身,便自觉高出平头小民一等,总要小民的尊敬,而不会去尊敬小民,称他们为泥腿子。就是贫寒之家出来的,也难保本心,这读书场和那官场一样,都是个大染缸,呆得久了,便忘记自己是什么了,一心只为自己和后人考虑,再也不肯做从前的泥腿子了。
&esp;&esp;哪怕是异族来了,只要能保他们富贵,保他们权势,他们就能双膝跪地,做那无骨之人。这种读书人,也忒是无耻得很。跳过龙门的鲤鱼从来不会在乎那些还在龙门后的鲤鱼作何想,它们只当自己是龙了这世间,每到大是大非处,英雄每多还是咱们这帮平头百姓啊。”
&esp;&esp;陆四有感而发。
&esp;&esp;历史就是一个奇怪的车轮,滚来滚去,总滚不脱那几千年的怪状。
&esp;&esp;或许,这就是人性使然。
&esp;&esp;人性,都是自私的。
&esp;&esp;“朝廷不用读书人,用什么?”
&esp;&esp;高一功问的不够准确,他外甥女婿说的是只用五分之一,不是说不用,不过意思也差不多。
&esp;&esp;“用我们的自己人。”
&esp;&esp;陆四大手一扬,“咱们放着现成的基本盘不用,怎的就非要用他们?”
&esp;&esp;“基本盘?”
&esp;&esp;高一功一愣,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esp;&esp;顾君恩也是不解。
&esp;&esp;倒是陆广远隐隐知道老爷说的是什么。
&esp;&esp;果不其然,他老爷说道:“什么是基本盘?我们安身立命所在是什么?是咱们大顺军!是跟随咱们一步步走来的成千上万的弟兄们!他们或许不识字,或许不读书,可他们却才是我们大顺的真正脊梁,是我这个闯王的手足兄弟!”
&esp;&esp;“可是他们大多数人不识字啊,不识字,怎么当官?”高一功很是困惑。
&esp;&esp;“人民不识字,如何能出来做官?”
&esp;&esp;顾君恩理解的更透彻一些,也更广泛一些。
&esp;&esp;陆四未答,反问道:“人民为何不识字?”
&esp;&esp;“这个”
&esp;&esp;老百姓不识字的原因有很多,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
&esp;&esp;“人民不识字,我们就要让人民识字。说通俗点,以前都说秀才好,那咱们大顺朝今后就让所有人都变成秀才嘛。既然成了秀才,为什么不能当官?要我说,这世间没有什么比当官再容易的了。”
&esp;&esp;以前没有能力,现在大顺即将再次建立,实际控制区人口又才千余万,陆四自然是要推进识字运动,从而不仅提高大顺人民的总体素质,也为大顺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esp;&esp;而这些血液,将注定与那孔夫子门徒大大不同。
&esp;&esp;如何将科举制与务实相结合,如何进行举国识字运动,并提供相应场所、师资,教学器材,以及是否要着手对繁体字进行简化,以提高识字运动的成效,这些,陆四都有一个基本规划。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