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后是由日本男学生去了几次码头才买回了他们要的鱼。
&esp;&esp;这些鱼一点都没有浪费。
&esp;&esp;鱼肉被剃下来做鱼糕,内脏被做成了腌菜,鱼头、鱼尾、鱼骨被炸成了天妇罗,装饰在盘子里,好像是一道了不起的大菜,当天吃饭的老师们都很高兴。
&esp;&esp;新年的大餐就是清汤面条,加葱花,加年糕,加鱼糕。
&esp;&esp;日本学生和老师非说面条汤是高汤,她是不明白为什么加了酱油和海带的汤就能叫高汤了。
&esp;&esp;总之,日本人很满意堆得满满的面碗,认为这一餐很丰盛。
&esp;&esp;被邀请而来的祝玉燕也认为这一餐比小红楼的餐桌稍稍丰盛一点,不过那是因为日本人可以去码头买鱼,还可以买得来白米和白面。
&esp;&esp;小红楼只有红薯吃。
&esp;&esp;她还是觉得代教授亲手做的红薯饼更好吃。
&esp;&esp;小红楼里乱七八糟的。
&esp;&esp;张妈忙着给所有东西打包,老太太连一片布都不舍得留下。
&esp;&esp;她说:“到了外面衣服破了拿什么去补?你以为现在外面还有裁缝铺子开吗?”
&esp;&esp;外面当然没有裁缝铺子了,什么铺子都没有了。
&esp;&esp;许多条街空的像坟场,静哑哑的没有一丝人烟。
&esp;&esp;但是,这座城并不是空了。
&esp;&esp;在一些狭小的巷子里,一到黄昏时,不早也不晚,就是天还没有黑也没有亮的时间里,巷子里就会冒出人来。他们出来捡垃圾,想方设法买一些东西,或是开张做一点生意,赚一些钱,替自己家人找些口粮。
&esp;&esp;百姓们都是很精明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
&esp;&esp;虽然并没有人什么人这么讲过,但是一个耳语在静静的流传起来。
&esp;&esp;——他们说日本人要抓人做壮丁,抓人去当兵。
&esp;&esp;祝玉燕在听到这个流言时还特意询问苏纯钧,可是他说日本人现在还没有光明正大的出来,所以并没有开始抓丁。
&esp;&esp;“或许以后会抓,不过现在还没开始。”他说。
&esp;&esp;祝玉燕:“可是外面的人都在传说日本人要抓丁了。”
&esp;&esp;代教授替她解惑:“并不是日本人开始抓了百姓们才知道,而是历来战胜者都要在当地补充兵力,抓丁是惯例。百姓们虽然没见过日本人,但他们都经历过战争,古来有之的事。”
&esp;&esp;哦,她懂了。
&esp;&esp;并不是日本人现在就开始抓了,而是百姓们已经发觉,日本人打赢了这场仗,他们根据经验,猜出日本人要开始抓丁了,于是他们提前放出流言来——提醒大家,要小心啊。
&esp;&esp;城里再次出现了流民潮。
&esp;&esp;百姓们三三两两,或是一家一户,拖家带口,抱着包袱推着车,车上坐着老娘与还在吃奶的孩子,开始漫无目的的逃走。
&esp;&esp;往外是出洋。
&esp;&esp;码头上的船已经越来越明目张胆。
&esp;&esp;以前还假模假式的写一份合同,言讲是请中国人出海去工作。现在已经省了这一步,递上来的就是一份欠条,要你自己写上名字,写上欠款数额,按上手印才许你登船。
&esp;&esp;因为你肯定是没有钱买船票的啊,船运公司做好事,允许你欠着船费上船,还要替你包找工作,是不是个大好人呢?不过大好人也是在做生意,所以需要你先写个欠条,把船费还清,再赚的钱就是你自己的了,就可以寄回来给家人老小买米买盐吃了。
&esp;&esp;像这种欠条上都会有一条,言明假如此人登上船后因为水土不服,痢疾或意外等其他原因死在了外面,船运公司是不会赔钱的。简称死了也白死。
&esp;&esp;这些合同上的花招普通百姓可能看不明白,他们或许大字都不识一个,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按手印,当然不可能看得懂合同上的条款,但这座城里的有识之士却不会看不懂。
&esp;&esp;之前由于政府扫黄而倒闭的报社,有几个已经偷偷又开了门,悄悄写一些警醒的文章售卖。
&esp;&esp;其中就有对这样的合同的批讲和大加斥责。
&esp;&esp;代教授看了也拍案叫绝,趁着学校里的油墨机器还没收起来,自己也写了几篇小文章,偷偷印出来,跟几个男同学上街散发,天黑出门,天亮才回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