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黑图阿拉,奴尔哈赤终于要报仇了。
&esp;&esp;他要对明朝正式用兵!
&esp;&esp;三十五年前,奴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为父、祖复仇,当时他声称的凶手是尼堪外兰,可是真正的仇人却是明朝!
&esp;&esp;只是,因为当时的奴尔哈赤力量实在是渺小,面对庞大的明朝,他连只蚂蚁都不是,因此只有选择隐忍。
&esp;&esp;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对明朝的复仇。
&esp;&esp;随着建州的实力越来越大,随着这几十年建州的地盘越来越大,随着自己最惧怕的人李成梁越来越老迈,奴尔哈赤相信自己复仇的时机很快就会成熟,只要再等个一两年就可以。
&esp;&esp;但是,他没有想到,一个意外的插曲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大金面临的状况。
&esp;&esp;镶白旗的全军覆没,正白旗的重创,让奴尔哈赤对于明朝再次产生了恐惧。
&esp;&esp;尤其是那个连明朝官员都看不起的阉人,让他再一次对明朝产生了困惑。
&esp;&esp;一个太监都能让我大金损兵折将,那其他人呢?
&esp;&esp;如果明朝的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太监,都是那么的能征善战,还有我大金的未来吗?
&esp;&esp;难道我奴尔哈赤一族立国之后,还要继续当明朝的走狗吗!
&esp;&esp;奴尔哈赤不甘。
&esp;&esp;禇英虽然取胜击退了魏太监的兵马,抢回了弟弟阿拜的尸首,但是,两白旗的损失之重让大臣们对禇英的能力产生了集体质疑。
&esp;&esp;尤其是黑图阿拉流传着禇英和魏太监签订密约的谣言,这个谣言说禇英以自己大金国继承人的身份将大金所有的人口、物产、金银的三分之一进献给魏太监,以求换回自己能够安全回到黑图阿拉。
&esp;&esp;而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兑现呢?
&esp;&esp;就是奴尔哈赤死的那天,禇英成为真正大金国主的那天。
&esp;&esp;“量大金之物力,结魏公之欢心!”
&esp;&esp;谣言是有鼻子有眼,加之回来的正白旗官兵的某些说法,以及老边墙一带出现了由明军支持的叛军,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谣言并非空穴来风。
&esp;&esp;而在早前,魏太监多次给禇英写信,虽然信中内容至今让人捉摸不透,但也让奴尔哈赤不得不怀疑自己的长子是不是在背着自己与魏太监达成了什么交易。
&esp;&esp;宝刀屠龙,倚天不出什么的,莫不成是说得到了明朝支持的禇英有能力弑父?
&esp;&esp;面对父亲的单独询问,禇英没有做什么辩解,他请求父亲让他去守祖陵,以此来洗涮外界对自己的怀疑。
&esp;&esp;如果不可以,他宁可父亲现在就赐死他,以免他被外界怀疑。
&esp;&esp;儿子的深情和坚绝让奴尔哈赤落泪了,他选择了相信禇英,这天底下哪有儿子会害父亲的呢。
&esp;&esp;禇英虽然没能杀了魏太监,虽然葬送了镶白旗,可他毕竟努力了。在他的力战之下,魏太监不是丢盔弃甲逃回了义州么。
&esp;&esp;唉,都是命数啊!
&esp;&esp;原谅了禇英,可是两白旗的损失怎么办?
&esp;&esp;黑图阿拉可谓是家家带丧,八旗都对禇英这个太子阿哥有怨言啊。
&esp;&esp;连续两次对明军战事的失利,也让那些亲附大金的部落们开始动摇。那些不可靠的蒙古人又开始转身向明朝摇尾巴了。
&esp;&esp;苦思之后,奴尔哈赤做了两个决定。
&esp;&esp;一方面,他命人前往沈阳和明朝的辽东巡抚李维翰打官司,告御状,痛斥魏太监对大金的欺压。
&esp;&esp;用汉人的话讲,这叫障眼法。
&esp;&esp;障眼法之下便是另一面,奴尔哈赤开始酝酿了一件他已经想了三十多年的大事。
&esp;&esp;那就是借着两白旗受创,借着八旗对明军的怨言,提前对明朝展开复仇行动。
&esp;&esp;既然在口水官司上根本奈何不得那个魏太监,那大金所有的损失就在刀剑中取得吧。
&esp;&esp;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重新站起!
&esp;&esp;名存实亡的镶白旗被再次建立,新的旗主奴尔哈赤没有选择成年的儿子,而是让他和大妃阿巴亥之子,年仅十三岁的阿济格担任。
&esp;&esp;禇英对父亲的做为没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