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曹操战船连锁。
周瑜部将黄盖主动提议,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
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
干掉曹操的水军就赢了。
这个时候曹操的大一统胜率只剩下百分之五。
然后周瑜帮助黄盖完善了这个计划。
他让黄盖向曹操诈降,然后借假投敌接近曹军水军,再趁机烧船。
黄盖写给个曹操的信经过精心设计。
他表示自己虽然是孙氏的老臣,但是现在东吴大多数人都明白抵挡曹丞相的大军必然失败。
只有周瑜、鲁肃见识短浅,不自量力。
他是真心要归顺。
现在他是东吴水军的先锋,手上还掌握了吴军的粮草。
等到打起来,会趁机为曹操建功。
曹操相信,进行了回复。
如果黄盖真能做到,给他官职、赏赐将超过之前和以后所有来投奔的人。
黄盖诈降的说辞很有水平。
老臣、粮草,都是复制官渡之战许攸投降的翻版。
许攸是袁绍的老臣,许攸给曹操指的路是袭击袁军粮草。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成功会成为一个人的宿命,生命中越大的成功就越决定以后的判断。
官渡之战的成功模式无疑对曹操的判断影响巨大,这就是思维喜欢“守株待兔”的通病弱点。
黄盖的说辞打动了曹操。
于是乎。
曹操的大一统胜率无限接近于零。
从平定北方的接近百分之百的胜率。
庙算战略失误少了三成多,初战跌了一成,战船连锁跌了四成,周瑜抓住这个弱点,一波归零。
输了个干干净净。
赤壁大战还未开始但是结果已经注定。
战略和战术统统失败。
外景文戏结束,赤壁进入战争戏。
全是硬戏,人数多,场面大。
沈三通有条不紊的掌握剧组。
前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个时候好处就显现了,有架构,就好扩大规模。
追求真实,干爹要进去嘞
管理人员充足,基层执行者,成为小管理。
保证群演有人负责,拍摄计划拆分细化,能找到具体负责人。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
战争戏依然是分组拍摄,三组同时进行。
沈三通不再亲自执导,他主要做好管理协调。
最先拍的是黄盖火烧曹操的连锁战船。
前情提要,周瑜和黄盖选了几十艘速度快的蒙冲、斗舰战船,里面装满干草,浸透火油。
再用帷幕严严实实遮挡好,船上插牙旗冒充运粮船。
这些战船被设计成了一只只火船,再在每艘火船后面准备一艘小的快船(走舸),让士兵放火后乘坐。
沈三通为了与船有关的戏真实有质感,他搭建了十艘战船。
一艘大型楼船,三艘斗舰,三艘蒙冲,三艘走舸。
大小比例一比一,不过皆是空架子,外面看起来真。
除此之外,还搭建了战舰内景。
那一部分在室内戏阶段已经拍完了。
这场戏沈三通是在运河里拍的,就近原则,靠近订做战船的厂子。
黄盖去曹营诈降这场戏,搭建的十艘战船全都用上。
午夜。
电影时间208年12月7日。
为了更真实,电影里,还会剪入12月左右,赤壁古战场的星空。这些镜头在开机之前,外景筹备已经拍完。
东南方越来越大,午夜午夜,黄盖出发。
到了江中心,黄盖军一起举起火把,亮明身份。
他们向曹军呼喊:“我们是黄将军手下,来投降的。”
因此曹军没有放箭阻止,任由黄盖的火船(冒充粮船)靠近。
黄盖下令点柴草,同时发火,着火的船队乘风快速向前飞驶,冲向曹营。
黄盖在途中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吴军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
黄盖惟有自己大叫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他时,流着泪地解开他衣服,才得以保留性命。
这一小段战争近景文戏,沈三通拍了两夜。
继续拍赤壁大战和草船借箭的近景。
草船借箭用的船,需要较小型的轻快船型,并有良好的遮蔽条件。
黄盖放火用的斗舰、蒙冲两种战船比较符合。
草船借箭内景部分已经拍完。
室内戏阶段另外两个导演小组拍的,剧情是箭矢飞来水兵的反应。
不存在箭矢飞来无动于衷的情况。
躲藏好,当箭矢邦邦邦的射中船体,依然会担心船不够坚硬。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