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可以深挖,关键是尺度可以大一点,看你的书就是为了那点醋包的饺子。”
“披电影的皮,票房失败了损失太大。”
姜文听明白了:“你夸我,是为了好批我,你对剧本是什么意见?”
沈三通道:“不要光独角戏,你得拉出几个人物,有对手戏,有一种充满荷尔蒙,充满斗争精神的那种对抗。”
“你大可以把你的想法倾注进去,用镜头语言和台词赋予这些人物闪光点。独角戏干巴巴的用又水,看着又没有爽感,没有观赏性。”
“从张牧之的独角戏,变成三足鼎立,张牧之、师爷、黄老爷。”
“戏份对撞起来,看起来才过瘾。”
姜文道:“杨老板说的那样,找周润发出演?”
“他开价四千万,想屁吃。他能带来一个亿的票房?”沈三通毫不客气道。
“老哥你才多少钱片酬?你是导演又是演员,又是剧本主创,拿了一千万,还是折合进电影成本,要看后续票房,他凭什么旱涝保收,还要这么高?”
姜文道:“人家说他有票房号召力。上一部戏杨老板赔了很多,他的意思要考虑一下。”
沈三通道:“得了吧,他这几年扑成什么样了,周润发要来,就一千万,他来就来,不来就罢。演员有的是。”
“梁家輝也可以,片酬便宜,演技也不差。”
沈三通如今搞电影就搞电影,如果周润发不狮子大张口,也可以用。
前世因为有《阿凡达》扩充大盘,票房很高,这一世只会更高,但是做项目,不能拿着前世大卖的心态来做,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前世制作成本上亿,号称一亿三千万,里面肯定有洗米。
《让子弹飞》项目,沈三通主控,不洗米,成本要控制在六七千万左右。
姜文发现沈三通说不干预创作是骗人的:“我们一块弄剧本,你那首歌的台词部分很好,赚钱站着还是跪着,我打算用了。”
“你随便用。”沈三通只管大方向:“我不干预你的创作,剧本还是你们来弄。”
“就是结尾方面,我觉得咱们要考虑一下,这个结尾和你要弄得人物不符。”
姜文:“……”
这还不是干预创作吗?
骗子!
“游侠”姜文,和审核的互动
做文字工作,艺术创作,时间长了,不接触社会,很容易滑入虚无。
严肃的东西变成了文字符号,在自己的手中排列组合。
负不起责任,还偏要去带节奏,用文以载道涂脂抹粉,其实是狼子野心。
沈三通手头的《让子弹飞》剧本,是姜文独角戏,很多细节还没有,他也不会改动细节。
细节改动太多,《让子弹飞》就没味道了。
《让子弹飞》之所以有强烈隐喻的感觉,就是因为姜文为首的主创,投入了自己的私货。
自己嗨了起来。
再加上姜文处于事业的低谷,不能我行我素,有了好理解的故事线。
所以,《让子弹飞》精髓是姜文这些主创,投入了的精神气。
沈三通只是想把结尾改了:“你看这个结尾,张牧之骑在马上,看着马拉的火车,从身边驶过。”
“车厢里传出花姐的声音,她问:老三,去上海还是去浦东?”
“老三回答,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马拉火车往右转。张牧之骑马跟了上去。”
“老哥,这个结尾不好,真的不好。”
姜文对此并不退让,这方面他很轻视沈三通。
沈三通连他的隐喻都不懂。
不过毕竟是金主,也是组局的人,姜文耐住性子:“哪里不好?”
沈三通道:“去浦东之前,就有了四三方案,完成了轻工业。要去浦东,是张牧之的决定,而不是老三。”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姜文神色微微一动,有点惊讶,也有点慌。
他和主创引以为傲的扣子,埋的东西,被沈三通轻而易举的看透了。
沈三通道:“这个结尾,太俗。”
姜文不乐意:“怎么俗了?”
这个结尾,或者说这部戏,姜文自信圈子里没人弄得出来!
绝对不俗!
沈三通微微一笑:“过于跟随一些势力的调调。”
“现在有两种手法,一种说去浦东前是封闭的,另一个则是说,去浦东后,和在鹅城相互对立。”
“大概是从千禧年前后,我们这边的知识分子,几乎都在传播这样的说法:八十年代打开大门,我们的知识精英看到外面的繁荣,崩溃了。”
“实际上,69到76年的官方报纸,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在北上广深等地举办过展示会。”
“高楼大厦、先进的工业、农业等等,一
情欲小说